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秦颐:大学办学理念内涵及地方院校的现实选择
发布时间:2017-05-10 17:00:18  阅读次数:1487次

评建办 秦颐 

办学理念是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的精神指引。深刻把握和准确确定办学理念有助于地方高校充分利用人才教育培养规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深刻理解大学办学理念内涵,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地方高校办学理念意义重大。

一、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

(一)大学理念与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理念包括大学含义、宗旨、理想、使命、信念、目标、定位、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等,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应然性的统一[1]。同时,大学理念是大学主体对“大学是什么”的理性认识和“办大学为什么”的价值追求,也是“大学应该怎样办”的系统构想[2]。

大学办学理念是指要把一所大学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大学办学理念不违反一般大学理念,但不照搬一般大学理念,它有自己的特点与追求。作为理论探析的大学理念是一般的,作为指导实践的办学理念则是特殊的。办学理念是各个大学操作运行层面的理论指导,是一所大学的理想状态,实质上就是想要办什么样的大学。办学理念通常是以一般的大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为什么办大学、怎样办大学”所提出的思想观念,包括大学的目标、功能定位和人才模式等。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它是人们基于对教育规律认识所形成的关于大学的观念,包括大学的性质、职能、使命、目的以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大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现代大学应该确立现代的大学理念,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确立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办学理念。

(二)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

1.理论界对大学办学理念涵义的界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办学理念即办学宗旨,是一所大学教育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治校传统、校风、学风、管理服务等的指导方针和理性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也有观点认为,办学理念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定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3]。

办学理念是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办学主体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是对办学“应然状态”的理性认识和观念整合,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观念体系。办学理念包括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是关于办学基本问题的深层透析,是办学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学校办学的走向[4]。

2.办学理念影响深远广泛。办学理念融汇了高校长期以来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也融汇了对社会要求与时代特征的体认。办学理念贯穿于办学的整个过程,渗透到办学的各个方面,对教师、学生的目标追求具有导向作用,在教风、学风、校风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影响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思想的转变和运行方式的选择,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

3.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特点。通常,地方高校办学理念应具有以下特点[6]:(1)指出地方院校发展的目标。(2)体现地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与趋势。省属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的,使确立的办学理念能体现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需求与趋势。(3)反映地方高校发展中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教学特点,在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上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高校存在明显的区别。(4)办学理念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学习、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创新办学理念是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进行重新设计的过程。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十分必要。

1.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的来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一方面要求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另一方面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去开拓创新,而要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创新,不断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2.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想在短时期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就特别需要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高,它的科技发展就快,就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就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激烈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取得主动权,其国际地位就高。而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就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创新和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

3.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表明,每个人都有其个性特点,即每个人的动机、需要、爱好、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同时,由于大学生各自成长的环境不同,其文化基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根据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创新高等教育,尤其是要创新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离开了人就谈不上教育的存在。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充分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真正满足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校办学理念,尽快实现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创新[7]。

二、高校办学理念的表述及对比分析

(一)广西部分地方高校办学理念表述

1.核心价值凝练。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广西高校都会结合学校的办学理想、人才培养特色等 ,用精炼的语句凝练办学理念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如“勤恳朴诚,厚学致新”、“正德厚学,笃行致新”、“厚德博学,知行合一”、“德才并育,知行合一”、“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等,这些语句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德”,强调治学理念“厚学”。再如“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等则突出学校的办学目的、学校发展之路。

师范类的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后“如何为师”,提出“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办学理念;艺术学院提出“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理念,突出以中国传统艺术为立足点,吸收现代和西方艺术,力求创新;医学院校提出“大医精诚”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医术,而中医学院还提出“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的道路”的发展道路,既要保持中医的传统,还要传统医术与现代技术结合,进一步发扬中医。地处民风纯朴城市的院校,强调学生的品德修为,如提出“忠诚执著、刚毅厚重、朴实无华、至善和谐”的理念。

2.学校发展理念

广西的高校能够根据各自学校已有的基础,提出发展目标、办学思路。大体上可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来分析。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已具备良好办学条件,具有一定的办学水平,其发展理念是学校办学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使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同时在学校定位上都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如“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解决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源。建设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说明其不仅要成为广西高校的引领者、广西经济建设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而且还要建设成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再如“建设成为学科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现代化医科大学,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则突出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具备一定的办学条,师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多数学校在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下,谋求学校不断地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其发展水平一般定位在区域内的高水平,也有定位在国内、东南亚地区先进水平的,同时这类高校都希望将学校发展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例如,“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 、“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和广西民族医药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突出的医学、工学 、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中医药大学” 、“建设成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艺术院校”、“把学校办成具有广西一流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与研究型综合性地方大学”等,这些发展思路是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特点确定的,在发展定位上把学校的优势领域不仅要在广西建设成高水平,还要在国内进入先进水平行列,并在东南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教育,且大多数院校是新办院校,办学条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立足于本科教育教学,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办出特色,以求生存和发展。例如,“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方向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在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把学院办成一所适应梧州市和泛珠三角经济区 、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实用性本科院校”、“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多科性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等,这些学校的发展定位,主要是考虑学校在广西区内所处的地位,并明确将学校定位于“教学型大学”。

3.地方院校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义不容辞。各个学校服务于地方发展需要的理念十分明显。“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这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西高校基本服务理念, 同时,许多高校还强调为学校所在城市或地区服务的理念,如“立柳兴桂”(“柳”是指柳州市)、“立足北部湾 、面向东盟、服务大西南”、“立足梧州、服务梧州、辐射周边”等。

4.办学特色理念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专业与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学校管理模式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广西的普通本科院校也不例外,特别是已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学校。广西高校所形成的办学特色通常以地域和行业为依托,受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并直接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关联。例如,“校市相融、校企结合”的特色是学校长期获得所在城市政府、企业的支持形成的,“中医药和广西民族医药结合”的特色形成离不开与中国传统中医药有显著不同特点的广西民族医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陕西部分高校办学理念的表述

陕西省地方高校近年来一直把“面向地方”作为办学理念的重要内核。比如陕西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为“立足陕西、面向中西部、辐射全国”西安理工大学的“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向大规模、高水平、综合性方向转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教育科研基地和高新技术辐射源之一”;西安石油大学的“突出石油特色、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延安大学的“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社会,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等。此外,宝鸡文理学院的“立足宝鸡,面向陕西,辐射全国”甚至兼顾到了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多数高校都认识到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办学定位更加具体化,部分高校还详细制定了特色专业的发展情况,这正是为了迎合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在实践中提炼出来更为细致化的表现。比如,陕西科技大学提到了“突出轻工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西安理工大学“围绕国家制造业和水利水电行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西安工业学院“将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将办学理念确定为“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地方高校均在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相互促进中认识到以特色取胜,办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是地区竞争取胜的法宝。

(三)中美高校办学理念的特点比较

1.中国知名大学办学理念在表述上的几种情况

(1)反映时代主题。 由于近年来对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许多国内大学提出创建研究型大学或国际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如东北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兰州大学的“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 ”等,这些高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特征。

(2)以四字短语为办学理念。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都分别提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提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强调“教学为本、本科为本、质量为本”。也有学校引用古训,如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大连理工大学的“海纳百川,兼容并举”,南开大学的“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总之,这类学校的办学理念大都比较强调文字对称工整、押韵、有气势。

(3)突出学校定位。如华中师范大学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中南大学是以满足“国家需要和市场需要”为办学理念,湖南大学是要“办传统大学,办规范大学,强调综合性和人文性”。

2.美国大学办学理念在表述上的两种取向

一部分体现了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如哈佛的校训“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光明和真理”,并且宣称“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强调不断致力于提高各种学科和教学水平等。

另一部分,体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20世纪之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大力倡导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他的这一大学理念与实践被称为“威斯康星思想”,也形成了现在威斯康星大学独具代表性的办学理念--“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还有斯坦福大学创办斯坦福园区,推崇实用教育;普林斯顿的校训“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等等都体现了实用的倾向。

在美国大学中,有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的大学注重对大学传统的继承。如普林斯顿大学建校时规模很小,发展到今天学校才达到7145名在校生的规模,其中本科生 4850 名,研究生2295名学校秉承“小而精”的特色办学理念,坚持小规模的传统发展模式,对增设新学院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迄今为止,学校没有设法商医学院,但却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学术成就和声望都很高。麻省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为“让海龟们去干苦活,让人们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甚至允许学生恶作剧。作为以工程教育为特色的大学,这种办学理念主要体现为不断探索如何培养与工业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等。

三、地方院校办学理念的内容与选择

(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

高校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功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对复杂多变的转型社会,高等教育逐渐调整了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倡导将人的素质、精神、品行、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凸显出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地方高校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 谢维和,2015)。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教育对象,离开了学生,就谈不上学校的教育。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发挥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人地位,也决定了学生本身就具有这样的主体性。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教学改革,也应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8]。总的来说,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缘于:(1)高教大众化的现实呼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2)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功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学科的综合化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推行以学生为主体办学理念的若干举措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应至少做好以下工作:采用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传统的评估方式;推行学分制改革。

(二)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1.高校的办学特色

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特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它是高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也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和优势所在。一所高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一是独特性,二是稳定性和持久性,三是发展性。

2.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灵魂

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是一所新建高校立足和发展的源头。没有办学理念的新建高校将无法推动发展,更无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立足和有所作为。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水平。确立并发展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相对稳定又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经验,进而形成办学理念。特色的办学理念是物质基础、思想观念、精神文化、制度基础和潜移默化的习惯。地方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打造鲜明的特色优势[9]。

3.努力形成自身特色

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了解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兄弟院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其次,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找准自己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再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汇聚队伍,凝练方向,培育特色,提升品牌。努力培育自身特色,是一系统工程,要对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机制以及优良的校风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三)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1.服务是大学职能的体现。高校应本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扩展为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对象。潘懋元曾提出:“中国大学面向社会的进程先是培养人才,然后发展科学,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从发展过程来看,也是从单一化逐渐走向多样化,从经院式到社会化,不过发展的较迟 ……因此,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此,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定位于为现实服务。

2.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落实

地方院校应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科学分析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下,明确自己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位置,可以更好的让自己的办学理念清晰化,办学指导思想将更加立足地方经济现实,将发展地方经济这样响亮的口号落实的实践中去。

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各自的地域特点,以及周围的经济环境,及时调整,立足现实,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地方优势的研究方向,比如河北北方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可以着力推进高寒生态、半干旱农业、草业科技、区域经济、冬奥规划等项目。

(四) 改革创新的办学理念

1.高等教育需要改革创新

大学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而且是知识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的重要知识产业。时代呼唤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而教育、科研、生产的一体化将是创新教育的重点。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地方高校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才能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相适应。

2.贯彻改革创新办学理念,不断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

(1)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设计、自我安排,发展自己的个性。为此必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大力推行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使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发言权;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有自主权,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习进程上有控制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及能力选择学习进度。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避免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

(2)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追求创新的学术环境。 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借助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支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争鸣,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邀请校内外的知名教授和学者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召开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沙龙,在学生中广泛建立各种文化、科学和艺术社团,有计划地建设不同风格的文化场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浓厚的充满学术和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增长知识,增强创新的动力。

(3)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及“数学建模”等全国或全省的比赛,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大好机会。此外,学校也应经常开展校内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创业大赛等,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创造,让知识“活”起来。同时这些活动的举办也培养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所必备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等方面的情操。

(4)要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快开放实验室的进程,加快实验实习课程体系优化以及实验实习教学内容的改革步伐,逐步减少验证性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应较多地选择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性选题,逐步淘汰单纯的专业训练,使之成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尝试。

(5)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师资培训和考核中,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内容,使中青年教师具备广泛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掌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教育手段。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利用。此外,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择创新型的优秀拔尖人才,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锻炼。

(五)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跨国办学、科研合作、学历互认已成为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而传播和创新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新的挑战。在转变传统高校办学理念,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科学优化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能,树立为学术服务、为高校国际化发展服务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地方院校应至少做好以下工作:(1)注重与国际的接轨注重国际通用标准的研究,加强改革和调整专业、学科,继续推进互派留学生工作,加强学生外语技能的培养和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批判和借鉴。(2)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融于本土教学之中,逐步建立健全具有国际认证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形式为政治、经济全球化培养所需要的人才。(3)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通过交流了解和借鉴国际上被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同时积极传播我国的教育和文化精粹。

参考文献

[1]肖海涛.大学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董泽芳.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春艳,邓洪,曾诚.中美著名大学办学理念比较[J].教育评论,2010(4).

[4]曹光荣.科学发展观:高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5]周德义.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与实践的思考[J].大学教育论坛.2006,(14).

[6]高德春.高校办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7]韩月奎.论当前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J].天府新论,2005(2).

[8]陈建忠.新建高校办学理念的内化与外化[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4).

[9]徐萱春.对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思考.教育探索,2008(4).

[10]刘正炼,李军红,吕一军.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11]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2]吴松荣,龚志宏.新形势下高校育人目标的确定依据[J].职业时空,2014(5).


[1]肖海涛.大学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董泽芳.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春艳,邓洪,曾诚.中美著名大学办学理念比较[J].教育评论,2010(4).

[4]曹光荣.科学发展观:高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5]高德春.高校办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03.

[6]周德义.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与实践的思考[J].大学教育论坛.2006,(14).

[7]韩月奎.论当前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J].天府新论,2005(2).

[8]徐萱春.对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思考.教育探索,2008(4).

[9]刘正炼,李军红,吕一军.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