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优化知识体系、创建实践环节,深化《经络腧穴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22 15:09:57  阅读次数:2989次

完成人员:张海霞 田翠时 张永鹏 李仲平 张秀琴

 张萌  靳国印 王莹

任务来源:2016年河北北方学院教改课题JG201619

    拟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成果简介:

  1. 成果简介及解决教学的问题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中经络、腧穴的内容,不仅是课程的核心组成,更是临床针灸医师治疗的基础之一。从我院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超过80%的走上临床岗位的学生都主要从事的是中医针灸的临床工作,因此,《经络腧穴学》历来是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而如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以有效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则是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

    《经络腧穴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就课程本身而言,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反应是“杂乱无章”,记忆较难,尤其是经络无形可见,而腧穴的主治内容似乎更显得零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更多的是“教”,而且我们又面临着新专业知识版块增加和课时减少的矛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信息量、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课时消减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从2012年以来,我们在课程质量建设过程中,重点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实践、训练和考试评价的方法及标准、有针对地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性实践活动等举措,在提高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达到使学生切实掌握经络腧穴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针灸医师工作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在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采取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1. 调整课程结构,利于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利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我们按照“理论+实践+临床”的三位一体教学思路,对《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结构作了两项改革:一是重组章节内容,突出特定穴性: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在讲授腧穴的过程中,随时穿插进特定穴的内容。二是教材顺序重组:打破教材顺序,先讲任督二脉,再讲十二经脉, 使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的内容时更加明确和掌握取穴标准; 按经讲与按部讲相结合便于归纳记忆。通过上述改革,既凸显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又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 教学方式改革经脉循行: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实体循经划线”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自身或相互在体表画出经络体表循行线的方法,效果立体直观,与单纯地观看经络循行图及针灸模型比较,更具有立体直观的效果。经脉病候:《经络腧穴学》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其中“经脉病候”内容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起着非常有益的指导作用。每次学习经脉病候时,让学生先静心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脏腑的病理机制,对病候的理解比较全面和深入,同时,配合图片把相应病候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把枯燥难懂的古文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片,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被多变的图像所吸引,身临其境,很容易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和信心。腧穴定位: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体会,举出每个腧穴有多少种取穴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讨论,总结出每个腧穴的取穴方法。腧穴主治部分:首先结合腧穴的主治特点,将腧穴的主治分为近治、远治、特殊三部分;其次,遇到有特殊作用的腧穴,结合临床名老中医的经验,引入名家医案,实行案例教学。刺灸法:图示与演示,对于某些特殊穴位的刺灸法,重点强调,讲述操作时边操作演示变讲述,在让学生参照局部解剖模型,直观演示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并向学生提问腧穴不当操作引起的后果。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改变以往重视教、轻视学的理念,增加实验时间,整体安排规划,层次分明,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形式多样在实验教学中,以“人”为主要模型,配合实验室购置的多媒体人体点穴仪,针灸穴位挂图,人体结构模型,人体骨骼及肌肉模型的多样化形式进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实验课堂活动中充当指导者、把关者;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是结合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实验、实训、实习不仅份量加大,而且注重校企合作,讲求实战经验;三是各种社团活动、科研创新活动、创业演练与尝试、技能比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蓬勃开展。

    4. 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性实践活动。针对针灸推拿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针灸推拿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开放,开展以任务为驱动、由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即由学生自行选择经脉、腧穴、疾病,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对在身边见到的适宜针灸治疗的病例进行操作,探讨并掌握经络、腧穴的病候、路线、定位、主治和操作等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并善于沟通和协作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素质。

    5.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配合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我们改变了过去一考(期末卷面考试)定分晓的单一评价方式,对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作了相应改革:一是增加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将课程考试分为日常考核、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三个部分,三部分的成绩分值按照1:3:6的比例分配;二是就操作考试分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并对需要组内学生协作完成的项目提出了任务完成质量和协同操作过程并重的考核原则,确保了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结果有效性;三是鼓励学生刻下的实践活动,自己动手针刺或治疗病例可以在课程考核中加分,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三、成果的创新点

    1. 打破传统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按照“理论+实践+临床”的教学思路,建立了以《经络腧穴学》为核心,带动刺灸法、针灸治疗学,系统强化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 克服我院国医大师的缺乏,将针灸名家临床经验融入课堂、融入基础课的教学方法,生动教学过程;改善目前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学生临床实践少、所学的理论与临床脱节的现状使历代名老中医的经验得以实现真正的薪火传承。

    3. 充分运用身边真实病例,开展以实际病例和实际任务为要素的实践与训练,解决了课程实践教学的真实度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创新并完善了课程结构,有关课程结构改革成果经反复试验取得了成功,已被正式纳入我校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版)。

    2.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提升。  学生是本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明显提高了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熟练程度,成功举办了两届针灸推拿技能比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支持。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以上,并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3. 获得河北北方学院工会校园建设文化二等奖1项、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1推动了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