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李季,王树: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发布时间:2017-05-31 17:19:28  阅读次数:2930次

推动社会发展的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又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重要的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大到国家与国家,小到单位与单位,充满着竞争,竞争的实力还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最强、最真的实力,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可见,人才的重要,莫大于一切,是占头等位置的。

二十一新世纪,药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将是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药学教育面临着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和有合理用药专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挑战,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又进一步从化学-生物-医学”模式转为化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育模式。研究和探索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对药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再加上医药学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是和生命密切相关的特殊专业,所以在人才培养上更显得责任重大,任重而又道远。

我校药学系现有三个专业,分别是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药学专业于2003年成立,建设发展近十五年,而药物制剂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成立,虽成立时间短,但各方面,从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招生、教学运行、学生思想品德教、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是对经济转型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写入正式文件[1]

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换言之,应用型人才就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本质是学以致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2]

应用型人才概念的提出,是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是人类历史上三次影响重大的社会分工。科学技术工作成为单独的行业,标志着人类史上出现了第四次社会大分工。在科学技术工作内部,就所需人才而言,又可以分为发现知识的研究性人才、运用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和完成具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三类人才,一是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技术集成创新人才;二是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的产品创意设计人才;三是理论+技术实践+创业市场能力的工程经营管理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本质内涵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高等教育应用价值的直接载体,是智慧转化为实惠的关键所在[3]

药学系根据我校厚德、远志、笃学、创新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贯彻就业导向、服务市场、创出特色、建设品牌的办学思路,立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专业建设策略,从专业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树立学生第一位意识

我们根据国家、省、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系情况,制定我系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思想品德良好,善于学习新知识,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致力于创新创业活动;能够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掌握相关药物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在相关的医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的研究研发、生产、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或在各级医药企业从事药学服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  学生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要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此外要掌握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基本能够独立进行专业英文阅读和写作,了解国内外药学发展动态;较熟练地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并敢于大胆想象和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注入时新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未来工作、生活、学习等有一个强有力的身体支撑。

2. 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

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人文和社科原理知识和逻辑思维,学会应对药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掌握相关药学、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接受制药、制剂、药检、制药工艺、药物营销、新药研发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实行学生导师制

我系积极推进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在校心里疏导,思想教育,文化底蕴的构建,学业帮助,毕业课题与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等起到重要作用。重点进行毕业课题带教模式教学改革,让学生更早接触科研,让科研进入低年级,从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学生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后,就指定专业导师带教,延长师生接触时间,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经历设计、完成毕业论文,同时对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并使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也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2.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每学期都有系、各专业和各教研室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届学生毕业前还要召开毕业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真实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每次开会时,有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代表参加,与会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内容涉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生活设施、班级建设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系特别重视有关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后能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3. 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鼓舞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积极踊跃的参加各项活动。近年来,在挑战杯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一个一等奖,五个三等奖;在河北北方学院第五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在首届校园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新生班级风采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健美操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畅想冰雪,助力奥运诗歌朗诵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博学笃志语言文字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取得这么多的好成绩,我们是高兴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勇于拼搏理念和提升品位之高洁情操。

4. 到制药公司参观、实习,提前感受制药工作

为了使象牙塔内学习的同学们开阔眼界,消化课本知识,提前了解制药企业的流程和管理,曾经我们组织2010级药剂学方向学生到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参观、实习。在实习岗位,同学们通过岗前培训,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基本了解了制药公司的工作流程、性质、注意事项等,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毕业就业面试时,面对用人单位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与应用,同学们表现出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用人单位很满意,感到这样的学生录用后就能直接开展工作,招得来,用得上。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了在校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如果不打好基础,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必须努力学习,珍惜校园的美好时光。

5. 建设充足的实习基地,创建“绿色就业通道”

我系经过不断地努力,现拥有了充足的实习基地,目前药学系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0多个,如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304医院、307医院、309医院、252医院;北京总后药检所、北京军区药检所、空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沧州、邯郸、邢台、衡水市、秦皇岛等地方医院;今年又增加了解放军252医院、嘉宝仁和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同时也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与北京四家三甲医院和一家药检所达成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留院工作的协议,更是为学生建立了就业绿色通道

6. 做好学生就业培训工作

药学系始终把学生的就业工作紧抓不懈,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不间断的思想教育,有条件的老师为学生们帮忙助力,寻找多种途径。所以我系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形势非常好,近三年达到97%,98%,100%。目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工作的学生有十多人,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的学生有三十多人,河北省人民医院二十多人,还有在华北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康哲制药有限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等多个著名企业工作。学生考研水平较高,每年考入北京大学药学部、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等大学多名。

7. 注重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办好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各专业自身建设和高校要求,我们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增强专业能力强的年轻教学人才的培养。药学系现有专任教师36人,多人先后出访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研修学习。教师学历层次高,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达到93.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在读博士教师3人。多位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敬业爱岗、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能够胜任药学系各专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同时,也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师资结构

从专职教师整体来看,我系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专职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8人,助教3人。具有硕士学位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55岁以上2人,40-55岁17人,40岁以下17人。药学系主讲教师全部符合岗位资格。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效果好质量高。督导组及学生信息员反馈的信息和课堂教学学生测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3)主讲教师水平

药学系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本系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例如青年教师导师制,每个青年教师均由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或教研室主任进行指导,包括教案的书写、授课方法、课程的重点难点等,真正做到传帮带。现在每位年轻教师都能讲授1-2门本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符合要求。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鼓励年轻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药学系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讲课大奖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校外进修,为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极大的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药学系教师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规划教材8部,自编教材10部。我系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授课比列在80%以上,教学质量受到好评,大多数教师每学期都被评为理论课优秀授课教师。

、结语

人才的培养,就目前情形来说,有理论型研究人才(顶尖大学和研究生学院)、理论研究型与应用型(重点大学)、应用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技术人才(高职高专学校),我校人才培养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对,站位宜。人才培养的方式有许多种,不同院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目标,培养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学生爱国爱党的教育,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知识的精通,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那是一致的。对于我们药学系来说,在共性的培养上,也根据专业特点、学校定位和自身发展情况,有我们自己的特色。积极推进这些培养人才策略,对药学系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的诞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特色策略的执行,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那就是:①齐全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督和保障;②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药学实验中心,神经药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是药学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药学系的办学硬件投入和成果优势突出,多年来,利用中央支持地方财政建设、省级重点学科等多项建设经费的资助,先后购置大批国内外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一千多万元。目前已经能开展从药物提取、分离、合成、成分分析,到全方位药效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以及纳米囊、微囊、包合物、脂质体等多种药物制剂制备的研究。这为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借学校项目建设发展之势,教学科研体系得到进一步建设,2015年新上专业教务处的项目70万,除添置了药学教学仪器设备外,还建成一个模拟实验室。同时还准备建一个模拟药房或是GMP认证车间,建成后药学系将拥有较大型的实验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③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医药融合。在原有良好的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增解放军302医院、宜昌人福药业等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实用的实习做了大量努力。力争通过校内、外多方位的科研实训基地和临床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适合药学学生发展的实习平台,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医药生产、药品检验、销售企业以及医院药剂科等提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李三梅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大连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探讨[J]. 经贸实践, 2016,(15):82-83.

[3]  吴中江,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