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王宝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31 17:26:03  阅读次数:8421次

按照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在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理念与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 是维系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枢纽, 是执行教学计划, 落实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赋予教学管理人员的使命日益俱增。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使教学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使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实现“人才强校”的核心。

一、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应用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学工作实现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是维系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教学管理的实质是建立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人员进行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而教学管理队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既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他们要通过管理的实施来保证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通业务、队伍稳定、服务意识强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既是保证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高等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教学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平时只是停留在事务型地做一些管理工作,缺乏科学预见和主动参与意识。有些人员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产生自卑心理;有些人员由于工作繁琐,产生了“厌工”情结;有些人员由于怕工作出错,对新的管理方式及手段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良心态的存在,势必影响其自身潜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

2、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吸引力,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许多高校对教学管理队伍没有应有的高度,在主体定位上,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地位,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改革、制度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起的关键作用被忽视,一些人不愿意做教学管理工作而选择转岗。另外,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繁琐、繁忙、枯燥,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做着最基层、服务性强、准确性高的工作,时间久了,有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最后,学校长期对教学管理队伍不够重视,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工作不够安心。这些因素都使得教学管理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导致他们流动性大,给教学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

3、教学管理队伍创新意识不强。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完成一般事务性工作外,还要做好学籍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等阶段性工作,这些工作占用了教学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成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的管理水平,缺乏应对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管理队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应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对于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审定才能基于专业化视角开展工作;同时只有对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清楚明了,才能使制定出的教学管理计划与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富有指导意义。

2、应具备教学管理专业知识。高校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体制、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学风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其基本涵义,熟悉其基本内容,明确各方面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握各方面管理的现代理念、信息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适合高校教学管理的规律,提高教学管理的绩效,努力办出特色。

3、应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个人一旦爱上自己的职业,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你仅仅把工作是为谋生手段时,你将会视工作为负担,很难从中产生乐趣和激情。而你把工作视为表达自我的方式时,你就会对工作乐而不疲,努力从工作中寻求满足和充实感,焕发出动力与热情,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既严谨又琐碎的,常常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才能准时完成,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而精神。

4、应具备团结、协作,组织能力。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头绪繁杂,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要求各个岗位的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务工作整体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相互之间更要建立良好的横向关系,各岗位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要及时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做到分工不分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而且,多数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5、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教学管理虽然是一种监督促进,但更多的是为教学服务,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教学管理人员直接面对教师、学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怀平常心,不要有居高临下的心态,要具有全心全意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意识。

6、应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和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各项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得到各部门的支持,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四、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想理念, 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教学管理是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手段,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 重视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追求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所有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理念, 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技术, 提高管理效率。目前, 许多教学活动是通过网络由学生和教师来完成的, 由学生上网选课、评教、提交毕业设计( 论文), 教师上网提交成绩、确认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进程等。如果教学管理人员对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没有一定的认识, 不能及时操作, 这些教学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保证不了教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更谈不上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淡化在管理中以“管”为主的思想, 强化以“理”为主的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的重要服务窗口,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工作方法等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长期以来, 教学管理处于偏重“管”而忽略“理”的传统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一般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缺乏亲和力。所以要淡化以规定性、强制性为主的“管”的管理观念, 建立以监督、疏导、沟通等特点为主的“理”的管理理念, 强化教学管理工作是为教学、师生服务的思想, 彻底消除隔阂,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3、完善体系,充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首先,在招聘任用时应充分考虑岗位的要求,在专业、学历、素质方面有所限制,尽可能专业对口。其次,改变原有的岗位配备方式,按师生比例配备基层教学管理者的数量,合理分工合作,改善现有的被牵制工作的疲软状态。对教学管理人员采用三年一聘的措施,培养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思,激发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第三,高校的领导要了解教学管理人员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激发其努力工作的动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进而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4、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教学管理者要熟练掌握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干事, 整天忙于繁杂的日常事务, 很难抽出时间自我充电和业务培训, 更难有时间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再加上教学管理人员外出业务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极少, 长此以来, 教学管理工作必然陷于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之中。学校应该象培训教师那样,制定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计划, 建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5、强化教学管理监督系统,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建立教学管理监督系统是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 建立一套公开化的办公制度, 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办事程序和服务宗旨公示于办公室门前, 公布监督电话,设立投诉信箱, 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同时, 每年年终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德、智、能、绩四个方面进行, 即思想表现、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工作业绩等。对教师反映满意及考核优秀者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6、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不断改革、创新、完善教学规章制度。

学校如果没有一批能力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是很难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因此,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把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放到同等地位。主动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学习,从政策上、经费上积极支持他们对教学管理理论进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特别是对做出成绩的管理人员,可以应聘相应的技术职称,发挥他们的才智,发挥他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