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
实践多元跨界融合 推动大学形态创新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阐述面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形态变革的挑战。他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跨界创新、融合创新的产物。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决定了未来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规划需要更加宽广的视界,推动多元跨界融合。
➤ 要将互联网、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革命性技术与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科专业相结合。
➤ 面向科技前沿推动多学科的交叉重组,加快创建复合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 构建学习者复合化的知识、技术结构,培养适应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人才。
➤ 深化技术与美的结合,以适应美学工业这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主题方向。技术、创意和美的结合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他认为大学形态创新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形态变革是内部结构、外在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革命性变革,是最高层级的变革。面对变革:
➤ 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推动绿色技术与校园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融合、信息网络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广泛连接以及智慧化教育场景构建。
➤ 建设集成化学科和专业集群平台,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学习者个性化成长。要把智慧学习工场和创新中心作为学科专业集群的承载体和未来校园的空间轴心。
➤ 推动学校编成结构改革创新,从课程-课程类别-专业-系-学院的结构,向课程-课程模块-专业集群的结构转变,探索教管分离。
➤ 向开放众筹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支持多元主体办学,推动资源聚集共享,实现开放融合发展,按照港湾模式和园区模式两种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静寰:
重新定义学习:应用型院校学生实习实践课程学习经历和收获研究
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最大变化是具有多样性,虽然教育系统日益发达,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学习危机”,许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起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何谓学习危机,如何破解学习危机,这是重要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两个基本路径:一是将关注点投向学校、课程和教学,尤其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经历、感受和满意度纳入相关研究和实践;二是将问题放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大众化和市场化背景下予以研究。
我们应该以学为中心、以用为重点。以学为中心,即学生、学习、学校;以用为重点,即实用、会用、通用。为什么强调“通用”?如果我们仅仅强调动手操作,可能很快就被机器人代替,所以要具备可迁移的技能,尤其是综合性、通用性的技能。过去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者,所以评价侧重学习程度;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投入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果,所以逐渐重视学习满意程度。学校转型的效果,学生是有直观感受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很满意,学习具有获得感,学校的转型就是成功的。
史静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11届政协委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曾承担“外国教育史”、“专业英语”、“当代西方教育的若干问题”、“教育中的性别问题研究”、“国际与比较教育”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文献研读”、“专业英语”等硕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史学理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教育文献研读”、“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等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曹勇安:高校转型的核心----课程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三种“机制”,即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因此,我们强调“在真实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实环境就是课改跨界融合,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真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任务工作化;真做就是实践联系理论,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掌握真本领,这里的真本领是可视化、可量化的,就是我们说的举证具有统计性。从课程角度而言,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课程体系到课程群,课改的难度依次加大。
应用型教育是跨界教育,跨界教育需要跨界课堂。我们说“课程像老汤,设计是配方,教学是熬汤,评价是品尝”,这二十个字生动体现课程的三个阶段。跨界的课堂,有校外的,也有校内的,校外的初级课堂是跟岗实习,中级课堂是顶岗实践,高级课堂是包岗包项。校内的初级课堂是实训室内,中级课堂是真实项目,高级课堂是工作环境。
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校企合作方案。由于产能过剩,企业不得不阶段性放假,致使关键和重要岗位上的人员流失,进而影响质量和产量,为此学院与企业签订了共同打造“企业预备队”协议,将校企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学院按照转型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的要求,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解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将“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与试验”“汽车生产企业管理”等6门课程融入工作过程,实现了“工作任务课程化”,学生在实践岗位上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了“教学任务工作化”,从而实现了学生、企业双满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如:地方高校转型与学生发展
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占的比重非常大。但从地方高校获得的经费和学生的生源状况看,一般本科和新建本科高校的经费和财政收入方面,都是在后端的,可以说是垫底的。如何判断转型成功与否?在我们看来,应该从整体上、系统角度来评估学校转型和推进学校转型。转型不转型,培养模式是一个试金石,要推进培养模式的转型,校企合作是关键。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这两年对转型发展做了从学生角度进行评判的研究,发现学校很多层面的变革,最终都会体现学生能力素质和就业方面的变革。 转型是一个大的组织变革,这个变革需要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激活的学术心脏、多元化的资助渠道、拓展的活动范围、组织的创业文化。
荷兰萨克森应用科技大学校长Wim Boomkamp:
产教合作与应用科学大学的课程开发
在荷兰高教体系来看,应用技术大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荷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与中国合作,打造两国共同适用的应用科学大学教育体制。当前,我们面临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第一,就是我们怎样来打造一个课程体系。第二,如何将我们的应用研究运用到创新当中,并且纳入到我们课程体系。这也是我们应用技术、应用科学最终的目的。在荷兰有两类大学,一类是应用科技大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社会中就业,我们也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另外一种是研究性的大学,帮助学生走向学术发展的道路。我们想要建立应用科技大学,也需要建立一个和实际工作相关的教育体系。
海牙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Marta Susana Menendez:
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如何吸引和培养同时具有教学力和专业素质的合格教师
教育是发展的基石,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重要。我们的应用科学应该更加广泛的应用起来,能适应社会更加务实的需求,这是在我们设计课程中应该考虑到的。
在我们高等教育之中,我们要考虑到如何设置和如何交付这种课程体系,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在我们教师团队之中就必须要有合格的人员。在我们的学院之中,我们会有一个专门针对教职员工的能量衡量机制。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很好的学术背景,并且能为学生提供最大范围的支持,我们希望教学员工有产业的工作经验,有着博士、硕士学位,最好还是有来自国际组织、来自于学术界的背景。不同的学校,对于员工发展计划是有不同规划的。我们成立了教学中心,宗旨是强调以学习为导向的重要性。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和研究者能提出技能知识和其他互动,这样更好的来解决教育和领导力方面的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专业中心的建设,通过专业中心我们可以推出一些需求推动的研究方法,实现学术和实践的结合。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战略咨询委员会机构,来推动产学的合作。
荷兰汉斯应用科学大学教授Diederich Janssen Otto Paul:
荷兰高等应用科学教育的产教融合现状
我们如何和产业进行合作,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研发能够更进一步?我们做了一些职业性的实操,包括和产业的协同合作来推动教育。我把教育、教学、研发这三个圆圈结合在一起,中间的交集就是创新实验室。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推出三个主题:一是创新创意,二是健康的智能能量,三是智能的健康。这是三个三角形,我们把它进行结合,可以满足教学和社会的共同需求。另外一个要点是能量转换。怎么进行能源的转化,智慧的使用能源?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叫做实验室。我们和其他的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合作推动这样的教育方法。我们还和70多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的商校合作建立共同的知识库和能力库,我们也和很多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产业进行合作,收到了非常正面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有一个multirank的项目,通过这样的一个项目,去年一年,帮助我们的学生成立了300多个初创的企业。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第三分论坛“课程建设——高校深度转型发展的关键”会议纪要
10位与会嘉宾围绕新时期下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课程建设,就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主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认为高校深度转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和学习,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存在的“学习危机”,要建立以学为中心、以用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体系。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以“高校转型的核心——课程建设”为题,分析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与跨界课堂之间的区别,将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与从社会需求出发的课程观、从学情实际出发的教学观,和“三化原则四个真”——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真实环境、真学、真做。
在第二板块的创新案例分享中,来自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长的李克军教授分享了该校在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转型与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即以应用导向、实践过程、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多元评价课程开发宗旨,以需求导向、实践贯穿、能力本位和重点突破为建设原则,积极实现课程定位体现应用性、课程设计体现实践性、课程实施体现统一性、课程评价体现多元性的建设内容目标,变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构建基于知识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智慧课程体系。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侯德东分享了介绍了该校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建设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建设一个体系,即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开展两项改革,即“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应用型课程改革;打造三个平台,即产学研合作平台、专业实践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并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工作中。
西安培华学院副院长于国亮以创建应用技术型大学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为重点,并就能力培养与课程对接、课程实施与工作对接的方式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成长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院长梅国建介绍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制,该人才培养模式由9个团队名师工作室组成,其特色是将现代课堂教学体系与传统的“师徒制”相结合,课上是师生,课下是师徒。
大学创客工场总经理陈未染,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指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老板、企业家速成班”等观念问题,提出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应有四个层面:通识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与相关专业结合的嵌入型教育、专业型创业管理教育和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