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省市共建的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自2000年升本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在服务地方、产教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创出了一条具有常工特色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常州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不断推动十大产业链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7000亿元。为培养适应与引领常州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传统工科专业结合地方产业开展转型升级探索。
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以要素驱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即:厘清专业布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融合;框定培养规格,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融合;整合教育资源,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拓展大学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体制机制,管理机制与企业市场融合。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等6个方面实现转变,使各个工科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融入业界,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对接市场需求转为“四链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地方产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链、课程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对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实现标准转化和知识转化。为此,学校根据产业结构进行专业布局调整,停办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等两个传统工科专业,新申报人工智能、飞行器制造工程等6个新工科专业,使23个工科专业与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形成精准对接。
知识与技能驱动转为专业认证与产教融合双向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所有专业都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与产教融合双向驱动实施,使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编制、培养过程实施、培养条件建设、培养成效评价5个方面既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又凸显产教融合特色。提出“9775”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将立德树人、产教融合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大改变,一是树立大实践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二是实行校内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外协同式企业培养方案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实施“9775”人才培养修订模式,即90%的教师参与、调研7家典型企业、调研7家同类高校、有5位校外企业专家参与。实施产教融合六大培育工程,以地方、行业、园区、企业和平台为产教融合的五大载体,启动“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产教融合型培养方案、产教融合型课程、产教融合型教材、产教融合实验实践基地、产教融合优秀教学团队”六大培育工程;聚焦课堂革命,通过产业教授进课堂、工匠大师上讲台、技术精英带实习、“企航师”指导毕业设计等方式,把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实现真题真做、真教真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思。
课内实践育人转为课内外“双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课内实践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工程实际的开展,构建基础性、综合性、工程性、创新性逐级递进的阶梯式育人体系,产教深度融合实施教学,如实习基地的共建共用、实践案例与工程案例的共融共通、工程中心的共研共享等。课外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工团委发起,学院组织实施,依托各类社团分层次、多类别、渐进式、个性化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校企联动培养学生的“三商、五能、四学会”。
“双师型”转为“三特型多元化”校企融合式师资队伍。改变师资队伍建设往往重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历学位的提高、职称的晋升和人才工程培育等现状,构建“三特型多元化”的校企融合式师资队伍。“三特型”即三能特征(学术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双优特点(优秀的职业形象、优良的知识结构),一技特长(某个研究领域有特长);“多元化”即队伍中具备校代表、企航师、产业教授、工匠大师、企业导师、行业兼职教师等多类型师资,师资队伍呈现“多师多能”结构。使队伍具有服务地方产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学校单向保障转为产教双向保障机制助力专业转型升级。主要从条件保障、机制保障和人员保障为专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条件保障方面,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室、“三合一”校内外实习基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等,引企入校,建设功能集约的校内生产型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大楼、研习工厂等,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开发实验项目等;机制保障方面,建立协同保障机制,校内各部门、各专业协同创新,各专业与相关产业和企业协同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人员保障方面,多方式多途径聘任校外兼职教师,多投入多路径培养多能型教师。
注重标准转为注重“标准+产教融合”的七维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业建设,根据新经济、新产业的特征要求,从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结构、学时分配)、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专业教师(参与工程经历、了解技术发展、参与技术研发)、教学管理(符合质量标准、体现持续改进、体现工程实际)、科学研究(承担相关项目、参与技术研发的成效、科研反哺教学成效)、学生(考核记录、教学记录、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专业与产业的关系(稳定的合作关系、人员交流机制、技术合作研发)等七个方面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不仅满足国家质量标准,同时将产教融合的评价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使评价指标体现产教融合特色。
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架构满足学生成长、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使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深化内部管理改革、营造校园文化等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式提升,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与企业、地方建立基于深度合作的同盟关系,引入国际理念与资源,推动跨国协作,提升专业发展潜力;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将“成功”理念覆盖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专业创新发展。
“一院一镇”协同育人模式。六个工科学院与常州市区(包括常州高新区)及其他地区乡镇、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广泛吸收地方和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助力学校人才培养。通过一个学院对接一个以上乡镇模式,一方面引企入教,搭建产教协同育人的立交桥,另一方面将每个学院对接的乡镇打造成学生实习实训的“后花园”,为实现“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力支撑。“一院一镇”协同育人模式受到常州市政府部门的肯定和重视,作为产教融合的“常工院样本”编入常州市《决策参考》,市领导做出批示,号召全市借鉴学习。
五个一体化建设使专业全面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全程融入业界。人才培育方案制定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建设,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使核心企业在错位发展中得到了学校“人才、科技”的大力支撑,使各工科专业在履行职能上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入产业界,真正使校企在运作管理上实现“目标、责任、权利”的一体化。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校企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门“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门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现有工科专业中,拥有国家级别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一流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5个(含9个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4个、江苏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9个。各工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已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展示名单中,学校《“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校企合作新模式》等两项产教融合案例成功入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