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专业、师资和保障等多个维度发力,积极打造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能力。
抓体系贯通,推动课程“优”起来。研究制定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启动“金课”建设“笃行计划”,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开展“个性化培养周”教育实践活动,连续2届向全体学生开设近1000场个性化教学实践活动,选课学生达12万人次,有力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实施百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计划,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坚持“通识型”和“嵌入型”相结合,积极构建“1+N”课程体系。贯通本硕课程,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推动本硕课程资源共享。开展师范生二次选拔制度改革,探索名师书院制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构建“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抓分类指导,推动专业“强”起来。实施卓越拔尖系列领跑计划,分批分层次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确定首批30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擦亮“新师范”底色,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出台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组织16个师范专业申报2019年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突出“新文科”亮色,推动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省级特色文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推进“金融学”“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的辐射作用;依托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新信息技术与“新文科”深度融合,立项支持一批“新文科”教改项目,提升文科专业社会适应性。彰显“新工科”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开设或申报“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推进工科专业对标建设,完成生物工程专业CEEAA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访评,完成电子信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接受IEET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奖。
抓人才强教,推动师资“好”起来。修订出台《教职工岗位基本职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权重,引导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加强一流教学团队建设,遴选30支校级教学团队,打造“学术+技术+艺术”三结合的新型师资队伍。坚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努力让“低头族”学生抬起头、用心听。开设“名师讲堂”,鼓励知名教授学者走上讲坛,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展“集英助教基金”教学奖和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氛围。开展本科课堂教学革命,每年评选10门本科示范课堂,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出台《师德教育实施办法(暂行)》等制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促进教师知“红线”、守“底线”。
抓机制建设,推动保障“实”起来。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一流本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校“推动本科教育工作迈向新征程”主题活动,强化校院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意识,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本科教育工作机制。深化“院办校”改革,赋予学院更多人事管理和经费支配权限,强化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全过程多维度质量监测,坚持和完善校领导听课周、课堂教学督导、同行及学生评教、“三段式”常态化教学检查、周期性专业评估等制度,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多维度、全方位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行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用人单位评价全流程闭环式监测制度,促进专业建设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2020-08-21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