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严彦 |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23 16:37:16  阅读次数:11316次
[摘 要]改进教育评价是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应树立更加科学的评价观,建立多元化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一体化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使命,承载着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重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克服教育评价功利化,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对于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现状

本科高校评价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本科高校评价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我国本科高校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主要包括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价、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价以及各类专项工作评价等评估、督导、检查。其中,开展最早、影响最大的是政府主导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高校一级学科点评估。总体上看,政府主导的评价为保证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社会开展的评价,主要包括各类排行榜和质量报告。各类排行榜依据自定的指标体系给高校打分,在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处理后,得出一个综合分数,最终得出高校排名。不同的排行榜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差别很大;有单项评价,如针对学科;也有多维评价,其维度包括教学、研究、知识转化、国际导向等。各类排行榜普遍着重于采集客观性强、容易收集的公共量化数据,排名结果比较直观,在大众媒体宣传配合下,社会影响力非常大,已经成为社会了解各高校的重要依据,也对大学办学声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科高校评价在产生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行评价过于强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权重不够突出,缺少对立德树人的全面考察。由于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难以量化、滞后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评价难度较大,往往以毕业生数量、用于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如生均培养经费、精品课程数)、所获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校友的案例来作为替代的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远远不能反映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同时,由于科学研究类的指标客观可比,且容易获得,现行评价体系中科研指标既占有绝对的数量,也具有过高的权重。如何引导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过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高校评价体系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尚有待完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评价倾向于“统一测量”,即“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高校,分类评价发展不够细致,忽视了不同院校、学科的类型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普遍对所有高校采用同一种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体系,高校特色难以衡量和体现,客观上造成高校的同质化和同构化。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结构同质化严重,毕业生就业困难。现阶段尽管已开始探索高校分类评估,如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供高校自主选择,但大学排名、学科评估等仍沿用“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忽视了不同高校的类型和办学层次,也不论其高校的主导型学科和学科结构,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应用型本科评价体系还需健全。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当前,在“转不转”的问题上,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已无异议,但在“如何转”问题上,还远未达成广泛共识。由于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和体系,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高校的同质化倾向一直比较明显;而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与职业技能型高校的区分也有些模糊。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以培养应用能力为评价导向,研究制订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高校内部评价“五唯”现象还有待根本扭转。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国家出台了关于高校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评估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系列文件,“五唯”问题治理已初现成效。但现在高校学术评价、科研考核、人事晋升等评价制度,离贯彻落实“破五唯”要求还有差距,与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差较远。一方面,随着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剧,不少高校过度追求排行榜上的排名。囿于大学排行榜对各种办学成果和指标的量化计分方式,相当数量的高校依然对人才称号、各种奖项、论文数量与被引率、SCI 论文相关指标等过度追求。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在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依然将“学术成就”与各种实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唯”产生的基础没有根本破除,影响了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找准突破口。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要从人才这个根本问题出发,不断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成效,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核心内容。以就业导向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一所高校对于自身办学类型和办学道路的选择,准确的办学定位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前提。现阶段,国内高水平大学几乎均为学术型大学,这种牵引和示范作用,造成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跟踪效仿,在学科建设、科研模式、专业设置、管理理念等方面出现趋同化现象,重学术轻技能,追求学术型教育成了这些学校无法改变的教育情结。这就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普遍追求“高大上”的办学定位,盲目跟踪效仿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现象。以就业为导向,引导高校把握服务面向,可以使地方本科院校走出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理念,立足于自己特色优势,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实现差异化发展,走上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为中心的转型发展轨道。

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为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虽然是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人才来源,但是也明显表现出学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教师队伍素质不够匹配、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灵活等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自身具有一定办学基础以后,虽然仍以地方性和应用型来给自己定位,但往往以研究型大学为参照,更倾向于实施学术型教育,更多倾向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放弃原有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无特色、无个性的“千校一面”的局面,无法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亮点和竞争力。以就业为导向,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素质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将随之改变,真正实现从“围绕学校资源办学”到“围绕学生办学”的根本转变,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有利于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人才培养“同质化”,与社会需求匹配不紧密,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当前,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出现错配,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可以促进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高质量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

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评价改革。在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源头上找到依据,提高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最真实的指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的试金石,既体现了过程,也体现了结果。因此,深化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应以就业导向为核心,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凝练办学特色,聚焦发展重点,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展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为克服高校同质化办学倾向,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改革。高校分类评价改革需要完善高校分类体系,在整体框架下分类设计各类评价工作,明确政府参与的各类评价的主体、对象、导向、方式方法等,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等制度。以就业导向,探索面向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分类评估办法,引导各类高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进一步推动省级人民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聚焦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遵循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和办法,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改变教育政绩观,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履行教育职责,为教育评价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应以就业为导向改善教育生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破除“五唯”,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突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的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加大对就业工作考核力度。

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总体方案》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良性方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真正转型成功尚有距离。转型过程中,部分高校出现了新的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应用型大学着重于“应用”二字,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树立就业导向,使地方本科院校跳出传统精英教育的老路,引导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将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上来。同时,国家层面应做好顶层设计,以就业为评价导向,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向应用型转型,推动其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改进高校自我评价方式。高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责任主体。当前,由于大学排行榜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地方本科院校有意无意地会依照各种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来办学,出现唯指标化与过分重视科研成果及相对轻视人才培养的倾向。应推动高校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构建教育基本标准,确立人才培养要求,完善自我评估制度。针对高校自设标准不清晰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使高校明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的办学定位,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坐标和发展方向,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文化。同时,促进高校树立正确的发展绩效观,禁止在学校简介及学校网站新闻上宣传各种国内外排行榜排名;杜绝花钱买排名的不良倾向,禁止付费购买各类排行榜服务的行为。

来源 | 《中国高等教育》